常州工学院艺术教育发展质量报告(2021-2022)
艺术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与基本载体,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常州工学院历来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结合《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精神,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与实践活动,努力构建面向人人的艺术教育工作体系,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逐步建立并完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开齐开足艺术教育课程。严格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针对学生艺术教育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供全校学生选择学习,并纳入学分管理,每位学生须修满2学分公共艺术课程方能毕业。并引进优质公共艺术教育在线教育资源,面向师生开放。
二、积极组建艺术社团。积极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生艺术社团,目前共有阳湖剧社、大学生戏曲社、海天乐队、影舞社、云阶书画会、音乐社、苏木文化社、“那年记忆”手机摄影社、青果戏剧社、流年相声社、时光舞蹈团、天华民乐团、星光艺术合唱团、v影社、Evolers街舞社等二十余个艺术社团。丰富的社团组织和规范化的过程管理,大大提升了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组织开展系列艺术教育活动,通过艺术讲座、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艺术教育创建多元化实践活动平台,充分展现艺术教育成果。
举办了大学生学术科技节,覆盖4000余人次;组织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艺心永向党”为主题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包括有主持人大赛、常工好声音等活动,覆盖5000余人次;积极组织参加2021年江苏省第五届紫金合唱节、2021年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江苏省大学生校园情景剧大赛等活动,获得高校A组优秀演唱奖、“长剧类”三等奖、优秀作品奖、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四、加强艺术教育资源建设。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合力。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公共艺术课程资源。引进名校名家网络优质课程,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
附表 我校2021-2022学年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1 | Photoshop设计与制作 | 2.0 | 32 |
2 | 奥斯卡动画短片赏析 | 2.0 | 32 |
3 | 插画设计(金课) | 2.0 | 32 |
4 | 创意手工-折纸艺术(金课) | 2.0 | 32 |
5 | 导向标识设计(金课) | 2.0 | 32 |
6 | 居住空间设计赏析 | 2.0 | 32 |
7 | 民乐欣赏 | 2.0 | 32 |
8 | 摄影基础(金课) | 2.0 | 32 |
9 | 中国书法赏析与实践 | 2.0 | 32 |
10 | 中国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 | 2.0 | 32 |
11 | 影视鉴赏 | 2.0 | 32 |
12 | 影视广告赏析 | 2.0 | 32 |
13 | 音乐鉴赏 | 2.0 | 32 |
14 | 艺术导论 | 2.0 | 32 |
15 | 图形创意设计 | 2.0 | 32 |
16 | 数字媒体艺术 | 2.0 | 32 |
17 | 数码摄影后期入门与提高 | 2.0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