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担当作为
努力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新局面
——在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20年11月20日)
校长 汤正华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校行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十三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学校上届教代会暨工代会于2015年11月召开,在这之后的五年,正值我校“十三五”发展时期。“十三五”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指示与批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发展定位更加科学,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在人才培养、学科与科研、社会服务、社会声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人才培养质量快速提升
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学校树立“以本为本、专业为王”的思路,建立专业动态优化与调整机制,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增专业8个,停招专业10个,实现所设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呼应,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14个,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积极开展产业学院建设,成立智能制造、新传媒、碳纤维新材料3个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加强课程建设,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在线开放课程9门,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培育课程1门。获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38项,优秀团队10项。
教学改革持续开展。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积极推进教学成果奖培育以及产教融合六大培育工程,培育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9个、校级产教融合优秀教学团队6个,遴选出5个产教融合优秀培养方案、2个产教融合示范专业、10个产教融合教学示范基地,立项资助50门校级金课、30门产教融合型课程和23部产教融合型教材。获批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15项,省级重点教材28部,获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8项,获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优秀案例1项、典型案例2项。教师讲课比赛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奖励1项。
实践教学得到强化。获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育项目”1个,“1+X”证书试点高校省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的“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通过项目验收。建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59家,校企共建实验室和企业冠名班55个,设立附属中小学、幼儿园7家。
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获奖人数逐年增加,共获批省级以上项目720项,其中国家级76项,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478项,其中国家级99项。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电商直播活动全国季军。
国际交流合作迈上台阶。国际交流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出国(境)交流和留学学生达1369人;软件工程、学前教育、土木工程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被确定为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留学生数量与质量稳步提高,留学生生源国增至57个,成功获批“留学江苏”目标学校,招收和培养各类来华留学生910人,获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共计230万元,与22家在常企业共建留学生实践实习基地,被评为“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设立“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中国办事处”。
(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逐步提高
学科建设体系基本建立。出台《常州工学院学科建设规划(2010-2022)》,按照“一级学科规划,学科方向形成特色”的建设思路,初步形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拉动、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支撑的学科建设格局,基本构建起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学科体系。稳步推进申硕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4个学科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科研平台增速明显。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建成省高校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3个,创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等省级学科平台6个,建成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等常州市重点实验室10个,获批省通用航空器关键部件循环制造工程中心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2个,“空天地信息感知与无人机应用研究”首次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科研业绩显著攀升。深入推进落实“科技改革30条”,有效激发科研工作活力,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批质量与数量稳步增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取得较大突破。获批国家级科研课题4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20项,纵横向科研经费总额3.5亿元。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7项、市级科研成果奖210项。专利申请总量达1300件,专利授权总量达350件。教师发表核心以上论文1000余篇,出版著作40部。
研究生教育取得新进展。成为2017-2023年江苏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获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8项。出台《合作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等5项试行管理办法,与常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50名教师被聘为硕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总数达到200名。
(三)产教融合工作机制基本建立
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和治理结构改革,成立产教融合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产教融合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的考核激励机制,出台《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推动教师团队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开展交流与合作。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响应常州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创建工作,荣获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持续推进 “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计划,对接39个乡镇街道、园区,86个团队对接500多家企事业单位,校企共建120多家集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教师科技创新为一体的“三合一”基地,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82名,获批72项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年度科技活动经费增长迅猛,2018-2019连续两年达到2.46亿元以上,在省内高校位列前25强。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我校产教融合工作,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人才队伍成效逐步显现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共引进各类人才272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270人,柔性引进院士2 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引进的博士中具有1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比例达20%,目前共有博士教师360人,博士占专任教师比达到41%,相比2015年比例翻了一番。
强化师资培养力度。新增入选省“333”工程、省“青蓝工程”省“六大人才高峰”等各类人才工程 46人次,选派 125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研修,目前具有3个月以上研修经历的教师达到197人,与2015年相比增加17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
完善师资管理制度。出台《常州工学院关于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常州工学院青年教师助教制实施办法》《常州工学院 2019-2021 聘期教师低职高聘管理办法》等人事管理制度。开展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等选树工作,开展 “名师大讲堂”“名师公开课”等活动,实施教师教学成长档案创建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常州工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常州工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文件。
(五)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把立德树人工作摆在首位。筑牢第一课堂“教书育人”主阵地,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加强思政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引进思政课教师15名,专题培训135人次;不断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建设思政金课2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遴选10个课程思政优秀课程案例,立项资助25门课程思政示范(开发)课程。建强思政工作队伍,配齐培强辅导员,引进辅导员43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培训工作。完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修订《班主任、特聘班导师工作条例》等文件,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开展学习“常州三杰”主题教育活动,创建 18个“三杰班”,打造常工特色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品牌。
狠抓学风建设。探索建设“思想引领、学业解惑、生活服务、行为指导、文化浸润”五位一体的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体系,扎实开展“示范寝室”创建工作。制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考研出国率由2016届的7.44%增长到2020届的16.10%。
注重学生就业。五年共有18322名毕业生顺利毕业,年均实现毕业生就业率97.11%,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云就业+”新模式获得省领导批示,荣获“2018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落实学生帮扶。努力打造特色资助育人品牌,获得省教育厅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优秀”。完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有效化解和处置心理危机。积极构建校、院、班以及学生家庭征兵工作四联动机制,学校获“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常州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军区、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六)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新校区一期建设全面完成。完成辽河路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被获评省优“扬子杯”工程、江苏省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常州市优质市政工程。2016年,顺利搬迁入驻新校区,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完成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工程、产教融合大楼、文化艺术中心等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师生生活与学习环境,学校成功创建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获批江苏省高校后勤信息化先进单位。
新校区二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与新北区人民政府签订校区资源整合框架协议,启动新校区二期建设工程。
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推进。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400万元,整合信息系统,推进教学、学生管理、科研、资产、图书、后勤等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品质,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
(七)服务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学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梳理各级流程103个,对53个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出台学校预算管理及编制细则、纵横向科研经费报销实施细则等制度,加强财力建设和预算管理,优化报销流程,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制定出台《纪监审联动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性文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监督采购合同2429份,校内外招标938项,专项谈判347项,经济责任审计82人次。科学设定学校年度工作目标任务,通过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以及年度工作考核等多种形式,促进各项工作的布置、检查、督办和落实,逐步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推进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改革。校院两级责权利关系逐渐明晰,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二级分配等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各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和功能逐渐显现,呈现出各展所长、创优争先的良性发展局面。
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坚决贯彻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将做好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压紧压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完善校园疫情防控及各类安防设施设备,保证了校园安全稳定,获得“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荣誉称号。
(八)其他各项工作发展有序
校园体育文化逐步形成。树立“健全人格,首在体育”“培养习惯,终身受用”“全面开放,融入社会”的理念,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以“省队校办”模式创建具有常工特色的手球文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校园体育文化逐步彰显,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逐年上升。以“校地合作、共建共享、双向开放、专业运营、服务社会”为特色,创新体育场馆运行模式,举行50余项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和企事业单位大型活动,荣获“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继续教育贡献逐步提升。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专业稳定在30个左右,助学二学历办学专业4个左右,学历继续教育5年累计录取新生19973名。继续教育到账收入11163.9万元,净收入3533.5万元。
校有资产运作规范有序。资产经营公司自营及对外投资资产资本按股权占比折合累计产值1.74亿元,实现利润405万元,股权转让收益1400万元。积极推进校有企业体制改革工作,注销12家企业,4家完成委托管理。
校友工作不断深化。积极打造 “一纵、一横、多环”校友组织体系架构,组建了18个地方校友联谊会,教育发展基金会获得捐赠近850万元。编撰《校友企业名录》,积极推进与校友企业的合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省、市领导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所有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前辈,更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校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高层次领军人才、优秀学科科研团队和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缺乏,科研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率、师均科研经费依然较低,高层次科研项目、国家级教学和科研奖项有待提升;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干部、教师投身到学校事业发展洪流中的热情还不够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改进。
二、“十四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主要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一方面,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扩大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发展导向,江苏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鼓励差异化竞争的政策导向,常州作为江苏中轴枢纽城市、智能制造名城的发展定位,都为学校建设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空间和机遇;另一方面,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规格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在与同类型高校的激烈竞争中把握先机,如何激发办学体制的活力,最大限度争取各方资源,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十四五”是学校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目标的关键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部署,正确把握学校发展大局和当前学校的历史方位、阶段性特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以全面融入区域发展为路径,以创建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目标为引领,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学科建设水平为工作主线,以申硕、新校区二期建设工程为重要任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水平和能力,致力办好学生受益、政府认可、人民满意的地方大学。
(一)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的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布局。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全呼应的专业集群,做强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培育新兴专业,凝炼专业方向和特色,推进新工科背景下的一流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内涵式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完善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融合产业与教育资源,以产业学院为依托,建设一批校企深度融合的综合创新实验室,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上取得突破。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综合评估,形成新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优良的教学质量文化,突出培养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凝练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建设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优化完善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办法,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力争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级主流学科竞赛中取得新的突破。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留学生教育新模式。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学生双向交流规模,逐渐提高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积极探索创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开放办学新体系。
(二)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载体和机制创新,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强化世情、国情、地情教育激发学生热爱专业、贡献行业、服务地方的人生追求,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校风、院风、班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培养学生热爱行业、热爱企业、胜任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素质;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完善和规范学生社团建设,倡导并践行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融合,健全“三全”育人格局;建立完善学生帮扶工作体系,在心理健康、资助育人等方面不断创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五年内学生考研和出国出境率达到25%。
(三)建设符合学校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提升干事创业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端人才和团队引培力度,对重点建设和亟需发展的学科,以团队建设为重点,面向境内外引进高水平人才;全面加强基于产教融合的科技团队和教学团队一体化建设,力争成功申报1-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坚持大力引进博士,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每年引进博士不少于80名,教师博士占比达到60%;充分发挥产业教授在产教融合方面的作用,聘任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精英、社会名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有计划选派教师到社会各界参加社会实践,使“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70%以上。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将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一并规划、同步建设;通过培训、挂职、交流等各种方式,支持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研究,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建立管理岗位职员职级晋升常态化机制,打通发展通道。
(四)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学科水平,提升办学层次
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学科“高原”与“高峰”建设新路。以常州产业为依托,在若干支柱产业细分领域开展研究和创新,确立科研团队和学科方向,全面提升学科水平,逐渐形成学科“高原”;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和学校自身条件,结合产业学院建设,重点打造高水平应用性学科,形成学科“高峰”,建设一批能“顶天立地”的科研平台,确保2-3个学科达到省部级重点学科水平,1-2个实验室和1-2个社科研究基地达到省部级学科科研平台水平;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着力在智库建设、企业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升水平和能力。打好申硕攻坚战。建成3个以上达到硕士学位授权点水平的优势学科,学校申硕指标全面达成,并处于全省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较高水平,力争202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面提升科研工作显示度、贡献率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服务机制;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的培育、申报和研究,力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有所突破,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立项数位居全省同类院校中位以上;建立健全科研成果产出、评价和激励机制,发表高水平论文1000篇以上,力争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或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到2023年,纵横向到账科研经费和专利申请数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部分指标进入全国高校百强。
(五)深化校地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以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为依托,围绕常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企入校,共建或引进一批研发中心。着力推进校企合作研发基地、教师实践基地和学生实习就业基地“三合一”的基地建设,通过若干年努力,把产教融合工程打造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品牌工程、常州市产教融合的重要基地和全国高校协同创新的示范平台。建立校地合作联动新机制。深化与常州辖市区、乡镇街道的合作,持续推进“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计划,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进一步向其他辖区市延伸覆盖;着力建设“一院一品”特色,创新科研组织形式,鼓励和支持团队、平台、企业、项目、成果一体化协同创新;发挥学科团队优势,设立相关研究机构、平台或中心,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推动校地企全要素、全方位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和各类人员培训,助力常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围绕地方产业需求,积极创建现代产业学院,努力建成省级产业学院2-3个,争创国家级产业学院1-2个。
(六)启动新校区二期建设,整合办学资源
加强校区建设。启动新校区二期建设工程,完成巫山路校区整体搬迁;通过资本运作、机制创新等手段筹集资金,重新规划建设科技产业园。
强化经费保障。加大筹资力度,充分挖掘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积极探索校园各类资源的有偿开发和利用。探索继续教育新机制,提升继续教育基地办学效益;深化校友工作,增强教育发展基金会运作能力,提升学校发展能力。提升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校有资产运作发展能力,努力提高学校投资收益。
重点优先投入。加强财力建设,科学编制预算,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财政专项和项目建设经费,结合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突出重点,优先投入人才队伍,优先投入重点发展学科,优先投入教学内涵建设。
(七)提升文化建设,打造常工品牌
增强育人文化底蕴。坚持以生为本,强化人文精神教育,构建和谐教育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发挥校园各类文化阵地作用,搭建具有群众性、包容性、时代性的文化传播载体;发挥产教融合文化育人载体作用,注重企业文化导入与企业精神传承。塑造常工特色文化品质,将常州地方文化、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塑造以传承“常州三杰”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情怀,引导学生热爱专业、服务行业、扎根基层、创新创业。
营造浓厚教科研文化氛围。树牢教师正确的教科研观念,狠抓教学科研骨干,选树优秀典型,形成关于教科研良好的舆论主流。加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建设,强化教学科研管理机制,丰富教学科研文化生活,优化教学科研环境,推动教学科研文化良性发展,形成“无处不科研,无人不科研”的良好氛围。
(八)着力制度创新,优化治理结构
加强制度创新。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度,明确各类岗位聘用条件、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指挥棒作用,修订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按照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开展分类评价和考核,完善薪酬分配体系,实施低职高聘,试行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多元分配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的潜能。优化学校治理结构。深化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提高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促使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加大二级学院自主权,不断提高二级学院、科研机构争取资源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加快校园信息化进程。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信息化系统集成平台,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到2025年,形成以全校人、物、事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建成具有个性化和综合化服务能力的智慧校园整体架构。
各位代表、同志们,已有的成就已载入学校发展的史册,美好的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担当作为,为最终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常工梦想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